據北京日報消息,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(市經信局)近日對外公布了《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(征求意見稿)》,擬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于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、網約車、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。
以現在的技術,汽車實現無人駕駛已經沒有太大難度。然而,當你真的打到一輛無人駕駛的網約車時,你敢坐嗎?恐怕不少人都會掂量一下。
事實上,多地早已開啟自動駕駛車輛商業(yè)化運營試點,為何沒有大范圍鋪開,只因安全是道繞不過的難關。有業(yè)內人士認為,自動駕駛要達到人類司機的安全水平,至少需千億級的公里測試。與此同時,自動駕駛要實現規(guī)模化運營,仍有不少關鍵技術需要突破,比如更智能化、人性化的自動駕駛技術——眼下已有不少初體驗者吐槽,自動駕駛存在遇障不會繞、變道過于保守等不通人性的乘坐體驗。
此外,推動自動駕駛汽車落地運營,還需“軟件”配套?,F實中,大多道路交通法律法規(guī)仍停留在“人”的層面,并未過多涉及自動駕駛方面,有待完善補充的地方還較多。這也是此次條例明確自動駕駛汽車相關交通違法行為處理、事故責任認定規(guī)則的主要原因——為自動駕駛行業(yè)“量身定制”政策法規(guī),是其健康發(fā)展的前提和保障。
說到底,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大規(guī)模商業(yè)化,本質上不只是技術的問題,更要打造一種全新的交通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這不僅需要處理好復雜多變的城市交通場景,更要做好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的“萬全準備”。慶幸的是,從多地緊鑼密鼓地發(fā)布自動駕駛相關條例及測試區(qū)域的消息來看,這無疑是積極信號。期待有更多的相關法規(guī)標準落地落實,自動駕駛網約車才能更讓人放心坐、無憂坐。(陳文杰)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